如何理解CSS中的Position和Float属性
本篇文章给大家分享的是有关如何理解CSS中的Position和Float属性,小编觉得挺实用的,因此分享给大家学习,希望大家阅读完这篇文章后可以有所收获,话不多说,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。
创新互联公司坚持“要么做到,要么别承诺”的工作理念,服务领域包括:网站设计、网站制作、企业官网、英文网站、手机端网站、网站推广等服务,满足客户于互联网时代的温江网站设计、移动媒体设计的需求,帮助企业找到有效的互联网解决方案。努力成为您成熟可靠的网络建设合作伙伴!
本文结构点:
1.HTML布局的基本要点(点我直接跳转)
盒子模型
HTML的普通流
2.Position属性(点我直接跳转)
属性值介绍
用法介绍
一些关于position的小知识
3.Float属性(点我直接跳转)
属性值介绍
用法介绍
与Position之间的兼容问题
HTML布局的基本要点:
如果要掌握、运用好Position、Float属性必须要对HTML的两个基本点有清晰的了解。
1.盒子模型(box model)
2.HTML的普通流(normal flow)
盒子模型
在HTML中元素的盒子模型分为两种:块状元素、行内元素,请注意这里的块状元素(Block)和行内元素(Inline)与Display属性中的inline、block两个属性值并不等同。盒子模型中的Inline、Block类似于是Display属性的父类,例如:Display属性中的list-item属性值是属于块状(Block)类型的。
我们直观的上看两种盒子模型的区别
•块状(Block)类型的元素可以设置width、height属性,而行内(Inline)类型设置无效。
•块状(Block)类型的元素会独占一行(直观的说就是会换行显示,无法与其他元素在同一行内显示,除非你主动修改元素的样式),而行内(Inline)类型的元素则都会在一行内显示。
•块状(Block)类型的元素的width默认为100%,而行内(Inline)类型的元素则是根据自身的内容及子元素来决定宽度。
列举出一些大家常见的元素的分类
•块状元素:P、DIV、UL、LI、DD、DT...
•行内元素:A、IMG、SPAN、STRONG...
HTML的普通流
浏览器在读取HTML源代码的时候是根据元素在代码出现的顺序读取,最终元素的呈现方式是依据元素的盒子模型来决定的。行内元素是从左到右,块状元素是从上到下。(如下图)
代码如下:
如果你不改变元素的默认样式前提下,元素在HTML的普通流中会“占用”一个位置,而“占用”位置的大小、位置则是由元素的盒子模型来决定。因此,在后续讲的Position、Float属性是否会使元素脱离这个普通流是一个关键点。
Position属性:
我们首先来谈谈Position属性,因为Position属性能够很好的体现HTML普通流这个特征。重点在于应用了不同的position值之后是否有脱离普通流和改变Display属性这两点。
Position属性值
Position的属性值共有四个static、relative、absolute、fixed。
Static
所有元素在默认的情况下position属性均为static,而我们在布局上经常会用到的相对定位和绝对定位常用的属性top、bottom、left、right在position为static的情况下无效。其用法为:在改变了元素的position属性后可以将元素重置为static让其回归到页面默认的普通流中。
Relative
俗称的相对定位,重点在于对相对理解。我们此前说过每个元素在页面的普通流中会有“占用”一个位置,这个位置可以理解为默认位置,而相对定位就是将元素偏离元素的默认位置,但普通流中依然保持着原有的默认位置,并没有脱离普通流,只是视觉上发生的偏移。
我们先用块状元素来做个示例:
代码如下: